论坛元老
  
- 积分
- 3933
- 威望
- 2670 点
- 资产
- 5370 金币
- 注册时间
- 2010-5-25
|
k' ?/ O6 k) o7 J9 C美国的不自由,不身临其境是很难想象的。 要写美国的"自由",好象必须从它的"不自由"写起。
. O1 z# m! N9 L; a1 {' s# @% N8 ?/ J+ A. U
" N5 f8 V% P+ o5 _2 }( D7 B5 c9 y; s" M一,美国为什么刑事犯罪率是中国的几十倍? 在我们中国,一个人犯了事,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违法,另一种是犯罪。所谓违法,就是违反了法律规定,做了法律不许做的事情。犯罪,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反行为。
9 ]) y9 x2 L s, Z/ f
: `6 M# b- ~; a3 z比如说,你无缘无故将人毒打一顿,并捅上一刀,但只是造成被害人眼青鼻肿,身上的刀伤不足10厘米,那么你的行为在中国不算犯罪。
# n' c: L: H, h$ i& }$ F$ @7 X
# V; `. y( l& F# W+ }( X+ L但在美国,就不同了,上面所述的那个打人案例,在美国就是严重暴力攻击案件,属刑事重犯。在美国犯罪是违法,违法了就是犯罪。就是马路上的停车的时间表超时了,所给的罚单的背面也只有两个选择:认罪()或不认罪()。所以在美国没有违法和犯罪之分,20岁的你,喝了一口啤酒是犯罪,对女同事讲了一个让她反感的黄段子,那也是犯罪,而且是性犯罪。正是因为一方面,美国的法律多如牛毛,另一方面美国警察的“有法必依,违法必究”的严肃态度,导致了3亿人口的美国,平均每年有2000万个刑事犯罪案件。
5 u7 u9 g" |3 C( L! Y
# {, [3 w7 \) E. P所以说,美国是犯罪的地狱,是罪犯的天堂(源于对罪犯的***和司法保护)。 0 Z. k }) T# L; n3 w
+ z& U, S5 o# b+ L
3 r, l3 X6 H* k! [! H6 t) g* g
(1)去河里钓鱼也是犯罪。
, \6 t4 f0 y4 h5 D: x/ w( y6 F: g* M' N! ?6 ]% c4 X; H
在中国的时候,我觉得周围的人都认为,美国既然是以"自由"而出名的地方,那就是行为可以非常放任,没有什么约束。我差不多也是带着这样的概念踏进这个国家的。但是,才住了没几天,一个女孩子告诉我,她的一个好朋友被拘留了。前一天正好是周末,那个年轻人和他的朋友在自己家的河里划船,钓鱼。但是,他们越出了自己的地界,由水路进入了公园的范围。结果被警察发现,宣告他们违反了当地的两条法规,我只记得其中一条是没有事先取得在公园钓鱼的许可证。总之,两条 "罪名"在我当时看起来都根本算不了什么。但是在美国,按当地法律完全符合拘留条件,(当然,拘留是有时限的),这样的违法行为不是很严重,可以交保候审,但是,规定的保释金不低,所以,那小伙子最终还是选择坐在拘留所里候审。初到美国,这件事确实使我感到很意外。
$ C) A/ `) W7 r" X" P7 r8 U8 V6 n/ r; j. E
5 ?) P, O" ^8 Q1 [! F5 B5 X随着在美国住的时间越长,越发现这里法律法规远比中国多得多。大大小小的公共场合行为细节,都有各种"法"在那里照管着。尤其印象深刻的,是这里执法很严。一旦违法,不管"违"的是作为一个新移民看上去多么微不足道的"法",都没有什么通融余地。一旦给警察逮个正着,没有什么人向警察求情或是陪笑脸的,因为这都白搭。更没有谁吃了豹子胆给警察递钱上去的,因为摊上"贿络警察"的罪名,事儿可就大了。一般都是公事公办,该接传票就接传票,该接罚单的就接罚单。这也是大量移民天天涌进美国,却还是能够维持不"乱套"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3 X. i2 O$ s9 _. G
9 g% b5 Q: z$ F: c, ?$ c
) g/ S% x% E. Z- j8 R(2)喝酒也是犯罪 6 A5 @# J/ n+ ]( \' ?. ?7 |
% @0 U. R# U& ^. L$ r& M3 G
因为原来的法制基础很强,可以有能力把一些"不定因素"迅速纳入原来的法制轨道。 除了联邦法律之外,各个州,市,县,镇,都有它们各自的法律。从一个新移民的眼光来看,一切都是相当严格的。我是从一个以"酒文化"自豪的国家出来的,一开始感到反差特别大的,就是有关"酒"的法律。
' B' o8 V+ Y H' ^! x, b: Z6 c
/ ?/ M$ m* @' A- N c2 p5 u) X2 m9 ?1 e. S c
比如说,几乎所有的州法律,都不允许卖酒给21岁以下的年轻人。在纽约市都是如此。由于执法很严,所以,即使是中年人去买酒,都会被要求出示驾驶执照,因为那上面有出生日期,可以确定年龄。如果让警察看到一个21岁以下的年轻人从你手上买到了一罐啤酒,你肯定得去法庭。一个朋友在餐馆打工时,就是因为一时疏忽,没有查看驾驶执照,就卖了一瓶啤酒给一个看上去很"老相" 的年轻人,被传到法庭,判罚了500美元的罚款。
/ P, F7 n* W" M8 Z. O5 L) o) X
! l0 q( Y/ X) c6 t( Y- Z2 n l+ M0 _" z5 j$ f( J" X. e, |: v7 X
当然,这并不是说,在美国就没有21岁以下的年轻人喝酒。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是最有逆反心理,也是最想做一点"违禁"的事情的,这种情况全世界都一样。但是在美国,他们如果这样做的话,不能毫无顾虑,万一给警察抓住,也只好认罚。每年在佛罗里达州的海滩上,警察总能抓住一批这样的年轻人。 [6 m0 x& W6 x# f# Z4 t
: x" ~# I4 x% e, ? V$ e; ]
7 v# l2 l# S: B6 R* g, X
另外,商店在周一到周六,晚上十一点以后不准卖酒,星期天商店整天不准卖酒。每周休息两天。人的活动显得相当有规律,星期五晚上和星期六是放松玩的时候,到了星期天晚上交通流量急剧减少。也许,当初立这条法,也是让大家在这一天收收心,好好休息,准备迎接下一周的工作吧。
% P) S0 [& m' U1 O# \( a" h: @0 S& s: C( Z! V1 J; t- B
同时,法律规定,不允许在工作时间喝酒,因此,你不会看到美国人在工作的地方午餐时喝啤酒,因为午餐时间也在工作时间之内。很多州的法律也不允许在公共场所喝酒,因此,在公园里野餐,你只能带些不含酒精的饮料。甚至在大街上你拿着一个打开的酒瓶都是违法的,不管里面是空的,满的,还是装了半瓶酒的。同样,在汽车上,在驾驶员伸手可及的范围内,有一个打开过的酒瓶,也是同样违法的,哪怕这只是一只空酒瓶。由于执法很严,一般人都很小心,我记得有一次,我们的一个美国朋友要搬到其他的州去,大家在一起聚会送他。有一个女孩子送了他一瓶好酒,他当场打开让大家尝尝。分手已经近半夜了,他拿着那剩下的半瓶酒上了车,但是马上就跳了下来,把那半瓶酒放进车后的行李箱,对我们笑笑说,"我可不想惹麻烦。"
! D2 u2 a# T2 R7 d( y0 J1 h) }
; ~% H+ b/ ~6 r% M( R* L% A8 P5 F7 x" T; t: h
在所有的发达国家,美国大概是一个对酒管制最严的国家。也许,这和美国的历史也有关系。美国最初的一批移民,是受到英国宗教迫害逃出来的清教徒,他们比天主教徒更重视对于"十诫"和其他宗教诫律的实行,更重视"修身养性"。
; C1 Y6 A* T3 F7 C7 L
Z/ }. f4 d: ]# Q% G/ g' a" |: f' |8 I& W5 s: `9 Y
因此,在美国历史上,曾经有过一个完全禁酒的时期。后来,随着时代的发展,完全禁酒已经不可能做到,绝对禁酒的法律反而给酿私酒和走私酒的人造成暴富的机会。因此,才逐步有所放开。但是相比之下,依然是管制严格的。在现代社会中,由于公路和汽车的发展,人们移动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,美国法律对于酒的严格管理,确实有效地减少了由于酗酒而产生的车祸。
% g2 ^/ X: U' R' u
# H' x0 V* R( N, M8 W
: Z/ U3 v5 A$ O! L( F. z二,在美国,每年受虐待的儿童达90万 ( m. S) @# q0 T- g
) y5 D+ j! M3 U0 X7 Z
据《太阳报》报道,美国每年每10万青少年中有1.98人被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杀害,马里兰州的比例更高,每10万青少年中被他们的父母或监护人杀害达2.4人。
0 Z) }9 O. c% z: E) h" A$ f y$ t- ?8 c6 t5 H; I1 ~; z
8 ?2 ~3 n( k0 @: x2 p当然并不是仅仅与酒有关的,才有那么多"法"。美国法律的触角几乎伸到每一个角落。在美国,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时时有人照看,以免发生由于孩子不懂事而导致的危险。离开学校以后,家长自己不能照顾的话,必须托给别人照顾。所以在美国有大量的各类托儿所,念中学的女孩子利用假期替别人照看孩子,也是她们"打工"的一项重要内容。 5 \5 }3 V* J; H8 W0 z9 u8 X, x
8 Q$ S& E5 x; @; m, b' h+ a2 b, M( A: w3 H
发生过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的婴儿被政府收走的情况。婴儿的母亲出差,父亲临晨被孩子吵醒,在换尿布冲洗孩子时,两次失手使孩子从手中落入浴缸。此后,孩子一直啼哭。这位父亲到下午三点,看到孩子依然哭闹,怕他有伤就带他去了医院。医院发现孩子有骨折等问题,了解整个过程之后,马上就去报警了。孩子治疗之后就由政府暂时收养,理由是他受到了虐待。孩子的父母除了失去孩子,还可能面临"虐待罪"的起诉。
' y1 k4 t9 x$ y; {: G8 H; k( r" h3 H
6 M* L& h( R' z$ R8 e( q, c
中国人的"虐待"概念,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主动性。但是在美国,这只是一个法律概念,它是不考虑动机,只察看行为和后果的。它自有它的"法律逻辑":一个婴儿被摔了两次,却长达近十小时不能得到检查和医治,美国法律认为,这种情况只能够叫做"被虐待"。在这件事情上,还可以看到一般华裔的观点和美国法律的差异。华裔同情的焦点几乎全部在这一对"不幸的父母"身上,觉得他们孩子已经被带走了,居然还要面临一场官司,确实不幸之极。但是,美国的法律在这一类的问题上,关注的焦点几乎全部在孩子一边。它也有它的道理:孩子还不能保护自己,需要法律来保护他们。 S' ~( X) r1 N( v( s& M
( S. M/ E- M }* Y& V
$ m6 ^. E- T2 S9 S5 X% T9 P* G
5 F' F( ?- p! t$ \; ]. S0 S5 A(3)给不听话的孩子一巴掌,那绝对是犯罪行为
/ V2 C# j1 k; @" M+ c, [* ~( O7 h4 t+ z- Y4 Q
4 {4 l# t; t" z8 r [2 m: n9 S# X
有许许多多我们在中国司空见惯的事情,在这里都是"违法"的。比如,孩子哭闹,家长上去给一巴掌的话,是违法的;在公共场所发生争执拉拉扯扯的话,也是违法的。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,周围看到的人很可能马上就去报警。也许,正因为这样,我一次也没有在公共场所看到过这样的情况。 |
|
|